今天綜合課,帶了一堂「轉念」的正向情緒課——「可可三兄弟」,課程原設計者是莊越翔老師。
課程是這樣操作的,首先讓孩子先寫出最近覺的煩心或煩惱的事,投入箱子裡。
原本想說節省時間,只要寫出一個即可,有意願再多寫幾張,沒想到大家寫上了癮,三番五次索取便利貼,可見得孩子們小小年紀煩惱就挺多的呢!
接著抽1-5的數字牌決定角色,
抽到1的扮演可惡大哥,抽出煩惱卡,並大聲唸出:「可惡……」例如:可惡!我的考試成績好爛!
抽到2的扮演可是二哥,台詞只有一句:「可是已經發生了啊!」
抽到3、4、5的扮演可以小弟,台詞要自己創造,依據煩惱的事件,想出「我還可以⋯⋯」。
玩完一輪後,再重新抽角色牌,直到每一組解決5-7張的煩惱情境。
孩子們進行得很開心,而且還跟老師分享自己每一次都扮演不同角色,
對!每一種角色都要體驗,是這個活動很重要的環節啊!
在扮演小弟「還可以……」的部分,很多孩子努力為同學的煩惱找解方,超投入!
重頭戲在於活動結束的討論部分,
讓孩子彼此分享一下彼此的心得,最喜歡扮演哪一個角色?為什麼?
喜歡扮演可惡大哥的孩子說:
「可惡大哥可以抽煩惱卡,不知道會抽到什麼事,因為有期待所以喜歡。」
「可惡大哥只要大聲的咒罵「可惡」什麼都不用想,什麼責任也不必負,超爽的!」
說得真好!
我們在面對煩惱的時候,如果能大吼一聲「可惡!」其實也是很抒壓的事!
喜歡扮演可是二哥的孩子說:
「可是二哥只說:『可是已經發生了啊!』很容易!」
但老師覺得這個角色很重要,可是二哥扮演的是「認清事實已經發生了,讓自己面對現實」的角色呢!
喜歡扮演還可以小弟的孩子說:
「我覺得可以幫同學想解決煩惱的方法,很有挑戰性,想到還可以怎麼做會很開心。」
「我喜歡幫同學解決煩惱,這樣會很有成就感。」(這個孩子未來可以去當心理師,或是開解憂雜貨店啦!:)
「還可以小弟會想辦法,不會停在那裡,他可以往前進。」
孩子說得真好,「我還可以……」幫助我們轉念,做有意義有建設性的思考,設想所有的可能力,而有了新的努力方向!
課程總結:
當我們有了難以解決的煩惱時,我們可以發洩一下情緒,
再接受事情已經發生了,勇於面對事情的結果,(yes)
然後再想一想,然後呢?(and)我還可以怎麼做?
才有可能讓自己從煩惱解脫出來。
否則,一味的否定或不願意面對(no),最後可能走向末路。(end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