運動會競賽日

10/26補運動會尚未完成的競賽

賽前每個人充滿期待及緊張心情(還有人很害羞聽到要拍照立刻躲起來)

每一位孩子都用盡全力,享受比賽
完成個人80M競賽、班級接力和紅藍接力

未能參與接力比賽的同學也在場邊為班上大聲加油,老師看了都覺得很感動

比賽結果有輸有贏,但每位孩子都能在過程中發揮運動家精神完成所有比賽項目,更令人感到驕傲

也期待明年的運動會大家會有更棒的表現

班際接力賽得獎班級
三年級組
第1名:302
第2名:304
第3名:303

四年級組
第1名:401
第2名:402
第3名:408

五年級組
第1名:506
第2名:504
第3名:505

六年級組
第1名:604
第2名:607
第3名:601

生活競賽總錦標得獎班級
一年級組:104
二年級組:202
三年級組:305
四年級組:402
五年級組:503
六年級組:504

恭喜以上得獎班級

分類: 同安大事記 | 在〈運動會競賽日〉中留言功能已關閉

何謂體適能

 

體適能(Physical Fitness)的定義,可視為身體適應生活、動與環境 (例如;溫度、氣候變化或病毒等因素)的綜合能力。體適能較好的 人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,從事體力性活動或運動皆有較佳的活力及適應能力,而不會輕易產生疲勞或力不從心的感覺。在科技進步的文明 社會中,人類身體活動的機會越來越少,營養攝取越來越高,工作與生活壓力和休閒時間相對增加,每個人更加感受到良好體適能和規律 運動的重要性。
動的重要性。
體適能對學生的重要性可歸納為下列幾點:

1.有充足的體力來適應日常工作、生活或讀書
學生平常讀書、上課的精神專注程度和效率,皆與體適能 有關,尤其是有氧(心肺)適能,一般而言,有氧適能較好 的人,腦部獲取氧的能力較佳看書的特久性和注意力也會 佳。

2.促進健康和發育 體適能較好的人,健康狀況較佳,比較不會生病。
擁有良 好體適能,身體運動能力亦會較好。身體活動能力較強或 較多,對學生身心的成長或發展都有正面的幫助。

3.有助於各方面的均衡發展
身體、心理、情緒、智力、精神、社交等狀況皆相互影響, 有健康的身體或良好的體適能,對其他各方面的發展皆有 直接或間接的正面影響。目前教育趨勢強調全面的居均衡 發展,對於正在發育的學童,更不能忽略體適能的重要性。

4.提供歡樂活潑的生活方式
教育要讓學童有足夠的時間和機會去學習和體驗互助合作、 公平競爭和團隊精神等寶貴的經驗,從運動和活動中享受 歡樂、活潑、有生機的生活方式,進而提升體適能。

5.養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和習慣
學生時期對於飲食、生活作習、注意環境衛生和壓力處理 行為習慣,能有良好的認知、經驗和態度,對於將來養成 良好的生活方式,有深遠的影響。

分類: 教育這條路 | 在〈何謂體適能〉中留言功能已關閉

大隊接力「坐冷板凳」的女兒,教我的一件事:就算是候補選手,也要堅持到最後一刻

引自:http://www.businessweekly.com.tw/article.aspx?id=18418&type=Blog

這陣子各小學的體育發表會陸續舉辦,一向喜愛團體生活的妹妹對此興奮不已,特別是大隊接力這個項目三年級首次參加,體育課裡練習接棒、講解規則到選拔選手,都是為了迎接這項團體競賽。

幾個月前,妹妹就開始摩拳擦掌,只要有體育課那天特別興奮,希望自己測驗時能表現好成為大隊接力的選手,和大家一起爭取榮譽,更何況聽體育老師說她們班很有希望奪冠,更讓妹妹期待能身為其中一員。只要當天上完體育課的放學路上,我必定得聽她作戰力分析,然而天生動作就慢半拍的妹妹跑步就是弱項,不意外地成為候補選手。

離比賽還有一段時間,原本以為成為候補選手的她會有點挫折,沒想到妹妹為了能爭取到候補第一位,竟然更認真的練習:老師說不能掉棒、接棒時專心、要助跑但不能脫離助跑區、要小心不要有違規動作被扣分、手要怎麼擺動才會更快、棒子該怎麼換手拿好…,這些規則牢牢記在心,並開始「關心」那些不太專心、腳好像容易喊痛的同學;在家裡還把Kano主題曲的中文歌詞印出來唱…,體育表演會前一個禮拜,我得天天聽這位第一候補選手的「實況轉播」,果然最後一次預演終於有機會「代跑」一次。

我心想不妙,隔天就是正式比賽,預演的代跑讓妹妹心情高漲,只怕明天正式比賽後更難收拾。

全三年級的孩子們蠢蠢欲動、引頸期盼的重要時刻來了,各班老師開始發選手背心,妹妹和其他五位孩子的臉色開始凝重起來,選手們穿好背心後集體作暖身運動,這幾位孩子就孤零零坐在板凳上無精打采,有一兩個看起來心情尚可還能說笑,有一個女生則是按捺不住情緒跑走,我深吸一口氣站在後方不遠處暗自觀察,也調整自己逐漸波動的心情。

等到選手們暖身完畢回到位子上,我在鏡頭裡看見妹妹在穿著背心的孩子裡特別顯眼,她看起來既失落又孤單,大夥兒興奮地彼此交頭接耳,她一句話也插不上只能靜靜聽著。拍下這張照片後,我再也忍不住走了過去,原本想故作輕鬆的和她說說話,沒想到她一察覺我靠近後立刻開口說:「媽媽,我真的好想跑喔。」然後轉身低著頭凝視前方。

我強壓住從喉頭湧出來的哽咽,一句話也說不出來,只能站在她背後雙手按著她的肩頭,用身體的力量傳達我的支持,直到選手們再次集合準備就定位。

那幾分鐘真的好久好久。我體會到「被忽略」的隱形感,也深切感受「格格不入」的現場尷尬;這是妹妹的第一次冷板凳經驗,竟然也是我體驗失落的第一次;原來,這就是別人口中「人生勝利組」的我無法體會的感受;原來,那些我自以為是的「同理心」與實際感受根本不成比例。

我看著身旁其他不知如何自處的幾個孩子,決定要一起拉著他們,即使加油團只有區區六個人。於是我又吸一口氣,開口吆喝著快快快我們去佔個好位子加油,除了之前跑掉的女孩仍然猶豫不前,其他的孩子跟著我移動到跑道邊了。

一到跑道邊氣氛更加緊張,妹妹彷彿換了個人似的開始自言自語:哎呀,今天那個誰誰誰不知道鞋帶綁好沒?那個誰誰誰今天不知道會不會認真跑?那個誰誰誰千萬不能掉棒不然會被扣分…,聽到這些我既心疼又感動,情緒沒有機會發酵,槍聲一響,妹妹和旁邊一位同學立刻賣力嘶吼起來。

戰況糾纏,我跟孩子們分析不能每棒都喊加油,遙遠的對角線偶數棒聽不到,只能集中力氣讓每位單數棒的選手經過面前時聽到自己名字,我不顧形象的扮演起超激動的啦啦隊長,和孩子們一起抓拍子喊口令:原本一路領先的他們竟然有棒被超前,沒想到對手竟然跌跤失誤才又奪回領先…,終於…得到第一!

那一刻,啦啦隊的孩子們一起跳起來歡呼,衝去迎接最後一棒,他們深感榮耀,因為也自覺參與其中。

讀到這裡,也許你跟我一樣覺得故事完美落幕,但我最意想不到的番外篇還在後頭。賽程結束後,班上同學紛紛離去回家,教室只剩下小貓兩三隻,妹妹特地跟我說想待到最後大會頒獎,等代表班上領獎的那位同學回來,然後摸摸那面冠軍錦旗。

我又再度起了雞皮疙瘩。以前的我,從來都不是這樣的孩子,早就算好時間腳底抹油溜走,今天卻因為一個候補選手的堅持,我們和老師一起留守空蕩蕩的教室。

在教室裡等待時的心情非常複雜,回想起今天的點點滴滴:我幾乎掉淚的時刻她卻冷靜以對、我以為結束的時候她仍堅持到最後一刻;從谷底的失落自己爬起來,事後還能跟別人分享班上榮耀並說自己沒有上場…。我什麼話也沒有說,什麼忙也幫不了,她無意間向我示範她的堅強韌性,和她獨特強烈的個人特質。

她不知道的是,大隊接力事件同時拓展了媽媽的人生經驗:對孩子的信任,不一定只能從成就裡累積,原來從失敗裡建立的更加強大;孩子的勇氣展現,也不會只在爬高冒險的活動裡,承接面對負面情緒需要更深厚的內在;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是,就算不曾和孩子有過相同的經驗,只要在旁邊安安穩穩的陪伴著不用多話,也能讓孩子抓牢這根救命繩,慢慢地順著攀爬脫困。

所謂的成長就是這樣,在眨眼間發生,自己走過去了才知道怎麼一回事。我知道,這一切過去,她又有一點不一樣了。

在新書當中,有一篇「我只能和你一起傷心」,也提到類似的經驗和處理方法,我開始漸漸體悟到,與我個性不同的妹妹,在成長路上所感受到的逐漸和我分岐,往後也許我會有更多機會體會這些陌生的感受,或許我的心也就這樣,一次次變得更柔軟寬厚了吧。

作者簡介_羅怡君

曾任職於奧美公關、三立電視及美商3M臺灣子公司, 扮演行銷公關、媒體企劃與企業溝通之角色。 
目前深耕於親子市場,專職寫作、演講與工作坊。亦受邀為新北市真人圖書館館藏,實際第一線與家長對談,分享各類教養經驗。書籍出版包括:「刺蝟媽媽與穿山甲女兒的思辨對話」、「被禁止的事」、「世上沒有理想的父母」。

分類: 教育這條路 | 在〈大隊接力「坐冷板凳」的女兒,教我的一件事:就算是候補選手,也要堅持到最後一刻〉中留言功能已關閉

研究:培養運動習慣 孩子不易憂鬱

2017-04-29 11:29中央社 台北29日電
國外研究發現,約有5%的兒童青少年罹患憂鬱症,但有從事中度或劇烈運動的兒童,比較不易有憂鬱症狀。專家建議,父母可引導孩子培養運動習慣。

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表示,根據一篇西元2017年1月發表於「兒科學」期刊研究指出,估計顯示,約有5%的兒童青少年罹患憂鬱症,其中有學習、行為、焦慮和注意力疾患,或處於壓力、經歷失落或有家族憂鬱症病史的兒童有較高的罹患風險。有從事中度或劇烈運動的兒童較不易出現憂鬱症狀。

研究者讓兒童在腰間配戴加速度計測量運動量,連續測量7天,並透過與家長的結構性會談評估兒童的心理健康,共獲得700名兒童資料。結果發現,在6歲和8歲從事較多中度或劇烈(流汗且有點喘不過氣)體能活動者,2年後罹患重度憂鬱症的機率較低。

宇寧身心診所院長吳佑佑表示,經常哭泣、不講道理、難以溝通、出現分離焦慮、過度誇大自己的不好、產生憤怒或敵意、覺得大家都在說自己壞話、被動的人際互動,甚至出現退化性行為,是兒童青少年常見的憂鬱症狀。

吳佑佑說,憂鬱的孩子不一定會對原先喜好的事物失去興趣,他們專心度與耐受力會變差,沒辦法讀書、學習與成績退步,但仍會看電視、上網、打電動,常造成家庭的衝突。

兒童問題應即早介入,吳佑佑表示,當家長發現孩子表現改變、成績不如以往,應先了解原因,若孩子有輕度的憂鬱傾向,可輔以認知行為的協助。

吳佑佑說,孩子罹患憂鬱症期間產生的負面想法與經驗,並不會隨著治療改善而消失。例如10歲孩子在學校經歷一段時間的負面經驗,即使情緒已改善,但他還是不想回學校。除了症狀的改善,更須注意孩子對社會環境的適應問題,運動可以是一個輔助治療的方式,大多運動屬於團體性質,能夠增加社會互動的訓練。

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,運動是可控制的行為,孩子可以自行訂定運動的時間與目標,容易從中獲得成就感與自信。當運動達到很喘的狀態,大腦專注於運動與生理的當下,也降低兒童沉溺在負面情緒的機會。

葉雅馨說,兒童時期因其體能狀況較好,是運動習慣養成的黃金期,建議平日可從簡單的跳繩或慢跑運動開始,將時間拉長就可以達到中度或劇烈運動的效果。

 

資料來源: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7266/2433056

分類: News體育大頭條 | 在〈研究:培養運動習慣 孩子不易憂鬱〉中留言功能已關閉

運動後肌肉緊繃,該不該做運動按摩?

康健雜誌

黃惠姍

2017年8月28日 下午3:41

在運動學系的教師辦公室,一群運動學系的學生正互相為彼此「運動按摩」,眼見他們時而用手掌按壓,下一秒又變換為手指揉捏,甚至整隻手肘都派上用場,還傳來斷續續的哀嚎聲。

神奇的是,按摩沒多久,原本身體結塊僵硬的部位消失了,取而代之的是柔軟有彈性肌肉。

相信許多人對「運動按摩」字眼很陌生,其實,運動按摩原本是「運動傷害防護員」的專業之一。在一般運動的場合,很少看見防護員的身影,但如果在職業球隊或是體育學院,運動傷害防護員的地位,如同補血救援隊般重要。

近幾年運動風氣盛行,也將這股運動按摩風潮吹進健身房、物理治療所。究竟,運動按摩是什麼?

Q1/運動按摩與一般經絡穴道按摩、指壓有何不同?

一般人按摩主要目的,是為了放鬆硬梆梆的肌肉、活動筋骨,或是為了消除疲勞、舒緩身心壓力。

然而,「運動按摩」與市面上保健舒壓的穴道經絡按摩、泰式按摩、日式按摩(指壓)、瑞典式按摩等,有所不同。

「運動按摩主要用於緩解『運動後』肌肉緊繃引發的種種問題,或是比賽前喚醒肌肉的手法,」文化大學技擊運動暨國術學系運動傷害防護專任講師蘇柏文表示。

主要是讓運動員在頻繁的訓練後,加速痠痛代謝、保持肌肉彈性、維持關節靈活度的按摩手法。

操作者會先透過雙手察覺運動員緊繃的肌肉點、沾黏的肌筋膜、無法正常運作的關節,以肌肉解剖學為基礎,從表層肌膚進行淺層按摩,逐漸按到較深層的筋膜和肌肉,讓身體的每一吋肌肉徹底放鬆,恢復或喚醒原本應有的彈性與柔軟度。

檢視相片

 

(資料提供/力康復健科院長凃俐雯醫師 ;製圖/王威傑)

「運動按摩無法以一個套路走遍天下,」清華大學南大校區體育系運動按摩、運動處方課程講師李祈德指出,按摩手法、力道必須根據每個人運動的種類、運動時的技巧、姿勢,使用的肌群不同有所調整,譬如三鐵選手和羽球選手按摩的方式就截然不同,屬於客製化的按摩手法。

Q2/為何「運動後」需要運動按摩,單做伸展不行嗎?

運動後伸展已經是運動時必要的SOP流。「大部分運動後肌肉與筋膜緊縮的狀況,都能透過適度伸展緩解,並不一定每次運動後都要做運動按摩,」蘇柏文指出。

伸展可以將緊繃肌肉拉回原來的長度,讓血液循環流通順暢,加速肌肉廢棄物與毒素代謝,避免乳酸慢性堆積,引發延遲性肌肉痠痛。

不過,如果你是長期運動的愛好者,運動時當肌肉超過負荷,會產生的微小撕裂傷,在撕裂傷癒合的過程中,可能造成組織沾黏、緊縮,影響肌肉的彈性,也可能使關節的活動度變差,經年累月累積下來造成慢性損傷。

就跟汽車用久了,需要定期進場保養的概念一樣,身體肌肉用久了,也要定期按摩保養。

特別要注意的是,如果運動後肌肉痠痛症狀嚴重,「進行運動按摩前最好先至醫院,請醫師診斷是否為其他疾病導致,以免延誤病情,」李祈德提醒。

檢視相片

 

(如果運動後肌肉痠痛症狀嚴重,進行運動按摩前最好先至醫院,請醫師診斷是否為其他疾病導致。)

Q3/「運動前」也能做運動按摩?

相較於運動後按摩是為了放鬆肌肉與筋膜,運動前的運動按摩,目的在於「喚醒肌肉」。

曾經擔任中國網球全國冠軍段瑩瑩、劉方舟體能教練,蘇柏文說,運動選手通常會在比賽前兩天,針對特定肌肉群按摩,進一步還會加入誘發肌肉神經手法,喚醒肌肉、增加肌肉長度。

通常按摩完隔天,肌肉會因為乳酸釋放,感覺痠痛、不適,但通常第三天,也就是比賽當天,便會達到完全放鬆的狀態,肌肉的彈性與柔軟度都維持在最佳狀態。

Q4/運動按摩時,越痛代表越有效?

「這完全是錯誤觀念,」蘇柏文表示,運動按摩會不會有疼痛感,主要與於按摩的組織部位相關,並不是越痛越好。

如果是針對肌肉反覆持續收縮,肌肉緊繃造成的「條索狀肌肉」硬塊,按壓肌肉時確實會按到一個引發疼痛的「激痛點」;或是處理關節沾黏,也會出現疼痛的狀況。

但若只是對緊繃肌肉的周圍軟組織、肌纖維,並不會產生太大的疼痛感,甚至會完全無感。

檢視相片

 

(資料提供/力康復健科院長凃俐雯醫師;製圖/王威傑 )

回歸到運動按摩主要的目的,是要放鬆肌肉與周圍組織,過度的疼痛反而容易造成肌肉僵硬,適得其反。

此外,每個人對於相同力道按摩反應不一,「若實在無法忍受按摩時的疼痛感,也可以搭配伸展、冷敷、熱敷,或是分次按摩,達到放鬆肌肉的目的,」李祈德提醒。【全文來源《康健雜誌網站》運動後肌肉緊繃,該不該做運動按摩?

網址連結: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%E9%81%8B%E5%8B%95%E5%BE%8C%E8%82%8C%E8%82%89%E7%B7%8A%E7%B9%83-%E8%A9%B2%E4%B8%8D%E8%A9%B2%E5%81%9A%E9%81%8B%E5%8B%95%E6%8C%89%E6%91%A9-074104255.html

分類: News體育大頭條 | 在〈運動後肌肉緊繃,該不該做運動按摩?〉中留言功能已關閉

適度運動 好處多

台灣新生報

【記者連翊君/台北報導】

2017年9月5日 上午12:00

要活就要動!北市聯醫忠孝院區復健科主任杜育才表示,醫學證據顯示,適度運動好處多,能減少死亡率、降低慢性病及癌症風險,更能控制體重、減少憂鬱、預防跌倒。

但是要如何運動?做什麼樣的運動?運動方式對不對?運動要做多久?很多民眾都不清楚。杜育才指出,大家都知道生病了要吃藥,吃藥的時候要注意藥品種類、頻率、劑量等,運動也是如此。

運動處方須由醫師或專業人員,依照個案不同的生理狀況或疾病,還有不同的需求,給予科學化的運動建議。根據美國運動醫學會提出運動與體力活動指引,「運動處方」應包含:頻率(frequency)、強度(intensity)、時間(time)、類型(type)、運動總量(volume)、進展(progression)。

杜育才說,健康成年人的運動處方,至少包含有氧運動、肌力運動、及伸展運動。若以有氧運動舉例,每周至少3至5天;至少中等強度(有點累、講話有點喘);每次至少10分鐘,每天至少累計30分鐘;類型以走路最常見,另外,游泳、腳踏車、快慢走交替、慢跑、健行、走山等運動都很好。

分類: News體育大頭條 | 在〈適度運動 好處多〉中留言功能已關閉

世大運》女籃逢「匈」化吉 明8強戰加拿大

http://sports.ltn.com.tw/news/breakingnews/2169036

分類: News體育大頭條 | 在〈世大運》女籃逢「匈」化吉 明8強戰加拿大〉中留言功能已關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