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自:http://www.businessweekly.com.tw/article.aspx?id=18418&type=Blog
這陣子各小學的體育發表會陸續舉辦,一向喜愛團體生活的妹妹對此興奮不已,特別是大隊接力這個項目三年級首次參加,體育課裡練習接棒、講解規則到選拔選手,都是為了迎接這項團體競賽。
幾個月前,妹妹就開始摩拳擦掌,只要有體育課那天特別興奮,希望自己測驗時能表現好成為大隊接力的選手,和大家一起爭取榮譽,更何況聽體育老師說她們班很有希望奪冠,更讓妹妹期待能身為其中一員。只要當天上完體育課的放學路上,我必定得聽她作戰力分析,然而天生動作就慢半拍的妹妹跑步就是弱項,不意外地成為候補選手。
離比賽還有一段時間,原本以為成為候補選手的她會有點挫折,沒想到妹妹為了能爭取到候補第一位,竟然更認真的練習:老師說不能掉棒、接棒時專心、要助跑但不能脫離助跑區、要小心不要有違規動作被扣分、手要怎麼擺動才會更快、棒子該怎麼換手拿好…,這些規則牢牢記在心,並開始「關心」那些不太專心、腳好像容易喊痛的同學;在家裡還把Kano主題曲的中文歌詞印出來唱…,體育表演會前一個禮拜,我得天天聽這位第一候補選手的「實況轉播」,果然最後一次預演終於有機會「代跑」一次。
我心想不妙,隔天就是正式比賽,預演的代跑讓妹妹心情高漲,只怕明天正式比賽後更難收拾。
全三年級的孩子們蠢蠢欲動、引頸期盼的重要時刻來了,各班老師開始發選手背心,妹妹和其他五位孩子的臉色開始凝重起來,選手們穿好背心後集體作暖身運動,這幾位孩子就孤零零坐在板凳上無精打采,有一兩個看起來心情尚可還能說笑,有一個女生則是按捺不住情緒跑走,我深吸一口氣站在後方不遠處暗自觀察,也調整自己逐漸波動的心情。
等到選手們暖身完畢回到位子上,我在鏡頭裡看見妹妹在穿著背心的孩子裡特別顯眼,她看起來既失落又孤單,大夥兒興奮地彼此交頭接耳,她一句話也插不上只能靜靜聽著。拍下這張照片後,我再也忍不住走了過去,原本想故作輕鬆的和她說說話,沒想到她一察覺我靠近後立刻開口說:「媽媽,我真的好想跑喔。」然後轉身低著頭凝視前方。
我強壓住從喉頭湧出來的哽咽,一句話也說不出來,只能站在她背後雙手按著她的肩頭,用身體的力量傳達我的支持,直到選手們再次集合準備就定位。
那幾分鐘真的好久好久。我體會到「被忽略」的隱形感,也深切感受「格格不入」的現場尷尬;這是妹妹的第一次冷板凳經驗,竟然也是我體驗失落的第一次;原來,這就是別人口中「人生勝利組」的我無法體會的感受;原來,那些我自以為是的「同理心」與實際感受根本不成比例。
我看著身旁其他不知如何自處的幾個孩子,決定要一起拉著他們,即使加油團只有區區六個人。於是我又吸一口氣,開口吆喝著快快快我們去佔個好位子加油,除了之前跑掉的女孩仍然猶豫不前,其他的孩子跟著我移動到跑道邊了。
一到跑道邊氣氛更加緊張,妹妹彷彿換了個人似的開始自言自語:哎呀,今天那個誰誰誰不知道鞋帶綁好沒?那個誰誰誰今天不知道會不會認真跑?那個誰誰誰千萬不能掉棒不然會被扣分…,聽到這些我既心疼又感動,情緒沒有機會發酵,槍聲一響,妹妹和旁邊一位同學立刻賣力嘶吼起來。
戰況糾纏,我跟孩子們分析不能每棒都喊加油,遙遠的對角線偶數棒聽不到,只能集中力氣讓每位單數棒的選手經過面前時聽到自己名字,我不顧形象的扮演起超激動的啦啦隊長,和孩子們一起抓拍子喊口令:原本一路領先的他們竟然有棒被超前,沒想到對手竟然跌跤失誤才又奪回領先…,終於…得到第一!
那一刻,啦啦隊的孩子們一起跳起來歡呼,衝去迎接最後一棒,他們深感榮耀,因為也自覺參與其中。
讀到這裡,也許你跟我一樣覺得故事完美落幕,但我最意想不到的番外篇還在後頭。賽程結束後,班上同學紛紛離去回家,教室只剩下小貓兩三隻,妹妹特地跟我說想待到最後大會頒獎,等代表班上領獎的那位同學回來,然後摸摸那面冠軍錦旗。
我又再度起了雞皮疙瘩。以前的我,從來都不是這樣的孩子,早就算好時間腳底抹油溜走,今天卻因為一個候補選手的堅持,我們和老師一起留守空蕩蕩的教室。
在教室裡等待時的心情非常複雜,回想起今天的點點滴滴:我幾乎掉淚的時刻她卻冷靜以對、我以為結束的時候她仍堅持到最後一刻;從谷底的失落自己爬起來,事後還能跟別人分享班上榮耀並說自己沒有上場…。我什麼話也沒有說,什麼忙也幫不了,她無意間向我示範她的堅強韌性,和她獨特強烈的個人特質。
她不知道的是,大隊接力事件同時拓展了媽媽的人生經驗:對孩子的信任,不一定只能從成就裡累積,原來從失敗裡建立的更加強大;孩子的勇氣展現,也不會只在爬高冒險的活動裡,承接面對負面情緒需要更深厚的內在;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是,就算不曾和孩子有過相同的經驗,只要在旁邊安安穩穩的陪伴著不用多話,也能讓孩子抓牢這根救命繩,慢慢地順著攀爬脫困。
所謂的成長就是這樣,在眨眼間發生,自己走過去了才知道怎麼一回事。我知道,這一切過去,她又有一點不一樣了。
在新書當中,有一篇「我只能和你一起傷心」,也提到類似的經驗和處理方法,我開始漸漸體悟到,與我個性不同的妹妹,在成長路上所感受到的逐漸和我分岐,往後也許我會有更多機會體會這些陌生的感受,或許我的心也就這樣,一次次變得更柔軟寬厚了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