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愛玩愛動別扼殺 體育是對孩子最好的投資

轉載: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9/2271799

最近,又有機會跟老朋友一起,話題再次切入我們曾經共同的專業 —體育。理性、客觀地探討體育的定義及其社會職能,尤其是體育在兒童少年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對成年後的影響,很有感觸,經再三思考,整理成文,與讀者分享。讓我換個角度,從我和我身邊的人講起,一同來直觀體育如何影響我們的一生。

圖為桃園市龜山國小棒球隊11號李勛傑,在為期5天的富邦盃少棒邀請賽中共擊出7支全...
圖為桃園市龜山國小棒球隊11號李勛傑,在為期5天的富邦盃少棒邀請賽中共擊出7支全壘打,為全隊之冠。記者黃威彬/攝影

李柏慶,我早年春田大學(Springfield College)的同窗校友。該校位於麻州春田市,是當今籃球運動的發源地,與中國的最高體育學府 —北京體育大學早在30多年前就結盟為姐妹學校。早年的中國體育精英,如體育理論家教育家馬約翰、北體院長馬啟偉、中國藍球之父董守義、中國田徑墊基人夏翔、薛濟英、體育教育家舒鴻、徐英超等人都是春田大學的畢業生。李柏慶之前曾多年服役於河南省籃球隊,之後畢業於北京體育大學,現致力於教育諮詢和中美文化教育交流等工作。太太韓梅,原屬北京游泳隊,北京體育大學畢業, 早年執教於河南省遊泳隊, 現是美國台風游泳俱樂部主教練。大兒子Tommy,畢業於波莫納學院(Pomona College),曾效力於美國國家飛盤隊Ultimate Frisbee。大女兒Sara,哈佛大學畢業,游泳健將,創七項哈佛大學游泳紀錄。小女兒Jerrica,保持多項美國新英格蘭地區年齡組游泳紀錄。今年也以優越成績考進哈佛大學。

天下的父母無不期望自己的孩子健康、聰明、活潑、可愛,我們不惜任何代價與付出,如請家教、送學前班、美術班、運動班、舞蹈班等。但任何事都應有輕重緩急,很多家長削尖腦袋地將幼小的孩子送進補習班、天才班等,提早開發兒童智力和潛能,唯恐孩子輸在起跑線上。如果你優先將孩子送進運動班,恐怕這就是最好的投資。再過五年十年,你便可以輕鬆地獲取意想不到的回報。那時不需新資本的注入,單靠孩子身上形成的體育品質和精神,就足以讓他們加倍地自我增值,自信地立足於社會,終身受益。當然,這裡講的運動,更廣義來說,是以全身肌肉運動為主的競技或非競技運動。

為什麼是體育優先,而不是其它的音樂、畫畫、認字、閱讀、數學優先呢?我並不輕看音樂藝術或其他活動塑造兒童品質的重要性,但我這裡強調的是全身肌肉運動優先,會給孩子的生長發育帶來更大的好處。讓我摘用一些柏慶先生的體育觀點:

「體育就是身體的教育,應包括運動和競賽。只有運動而沒有競賽的只稱得上健身,只有競賽而沒有運動,嚴格說來也稱不上體育,如圍棋比賽。體育的功效在於通過體力與汗水的付出,鍛煉堅韌不拔的精神;通過失敗和受傷的經歷,提高克服困難和應對問題的能力;通過集體項目,學習團隊精神和與隊友合作的能力;通過比賽,學習遵循規則與公平競爭;通過運動訓練,讓孩子更加了解自已,如體驗運動量的大小,體驗勝與敗的心境等。總的說來,參加過體育鍛煉的人,比較好相處,更容易遵守規則,且自信心強,多有朋友,不容易誘發精神上的疾病,如憂抑症等。」「鑒於體育自身的趣味性和文化性,參與者能獲得巨大的滿足感和成就感,即使挫折感也是一種樂趣,這些只有在體育中才能表現得如此的淋漓盡致。這種樂趣也會波及至家長,使家長間產生互動,更多地與孩子一起成長。體育不單是為了爭冠軍,上個好學校,體育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最舉足輕重的一種教育。總而言之,體育是一項開發青少年身心全面發展最合算、最有效的投資。」

中國女子排球聯賽。 新華社
中國女子排球聯賽。 新華社

從生理方面來看,在發育期從事體育運動,能促進肌肉與骨骼的生長,加快肌肉中蛋白質的代謝,提高肌肉收縮力量和速度,有效增進身高和體質。此外,由於肌肉伸展性與協調性的提高,促進神經系統對肌肉的調節,從而培養協調性和節奏感。運動對心血管,呼吸等系統發育有顯著影響,受醫務和教育工作者推崇,如游泳就是增加肺活量,防治兒童氣喘的最有效方法。

我曾是一名田徑運動員,到美國後在春田大學讀體育管理,碩士畢業後我更換了軌道,到紐約市立大學攻讀電腦碩士,畢業後進入IT界,現在紐約市從事醫療的IT行業。一路走來,我慶幸自己從小有機會參加體育鍛煉,磨煉了我坦蕩面對生活的性格。40多年前,我像很多小孩子,也是因為好玩而參加體育運動的,儘管身材矮小,我還是被安排去練跨欄。在那個沒有電子遊戲的年代,每天要花四個小時在田徑場上,跑啊,跳啊,跨啊,不難想像在那黑色煤渣跑道上摔下去的慘痛後果。我記得起初幾年,我還是光著腳丫跑步的,因為那時家裡還買不起那雙「回力牌」跑鞋。說真的,那時我更喜歡乒乓球,但不被教練看好。如果說,我真的就喜愛運動,玩到皮開肉綻也無所在乎,那肯定是大話。我承認,我也曾經打過退堂鼓,因為參加體育運動,常會很累很苦,有時還會很慘痛,但也正是因為體育給我帶來的好處和回報,才使我不致於半途而廢。

我從小營養不良,走路時因雙膝無力,常會不自主地一膝跪下,我更因心臟有三級雜音(來美後被診斷為先天性二尖瓣閉合不全)被醫生判決不能參加體育運動。但「玩」確實改善了我的體質,增進我的健康,不僅使我走路有力,連跑步也沒讓同齡人能追上;那時家裡每天只吃地瓜粥,每天在體校終能飽餐一頓。當然,更多的獎賞還是來自比賽本身,雖然是薄薄的獎狀和小小的獎牌,可都是激勵繼續奮鬥,永不放棄的動力。直到1977年,我有幸代表廣東省參加全國少年田徑賽,奪得110米欄,200米欄和4乘100米接力的三項冠軍,接下來進入體育學院,便是順理成章的事。

當看到越來越多的報導說,某某學府又有學生跳樓了,我又犯愁了:我們那個年代那麼缺,那麼苦,就不見有人跳,而今天好了,要什麼有什麼,幹嗎還跳呢?我們在物質可能啥也不缺,可在精神上意志上,我們卻欠「吃苦」和「毅力」。常看到周圍的有些父母,就是抱著這樣的觀點,我們這一代已吃盡了苦頭,下一代要讓他們好過一點。而生活中便潛移默化地不讓孩子吃苦,包辦替辦,甚至連家務也不讓孩子參與。這樣的孩子,日後碰到困難時,多數就會不知所措,焦慮憂抑,嚴重點就尋短見。

圖為HBL8強賽,松山高國豪閃過防守球員上籃,此役狂砍35分,創個人生涯新高。記...
圖為HBL8強賽,松山高國豪閃過防守球員上籃,此役狂砍35分,創個人生涯新高。記者侯永全/攝影

27年前,我隻身來到美國,人生地不熟,只憑著從朋友借來的200美元,可想而知接下來的日子是怎樣煎熬的,暑假期間更是一天打四份工,如果沒有先前田徑場上吃的那些苦頭作基石,恐怕我早就跳下去了。後來轉行電腦編程,又是人生重大轉折。常在半夜中電腦前,面對一行行的編碼,聯想在田徑場上一圈又一圈地奔跑。曾經一次跨欄比賽,十個欄架竟全被我踢倒,只留下大腿後側一道道的血跡。這就是我們真實的人生:有苦有樂,有血有淚,毋須完美。雖然不一定一輩子只忠心地做一件事,可能中途有不同的轉折點,問題是能否具備這樣的意志和適應性,面對生活中新的挑戰?也許曾受過運動訓練,具備這種體育精神的人,更容易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。

你的孩子毋須是運動天才,因為我們的目標並非是高水平的競技比賽。我有另一同學好友,兩個孩子自小便加入美國童子軍,經多年磨練雙雙達到童子軍的鷹級(Eagle Scout)軍銜。什麼是鷹級呢?它是童子軍最高和終生的稱號和榮耀。要達到這個等級,學員要求至少獲得相關的21枚功勳獎章,而童子軍最基本的學習和訓練內容,正是以體育運動和生存訓練為導向,其中包括:急救、游泳、自行車、划船、射擊、射箭、宿營、釣魚、野外求生、徒步旅行、觀察自然、烹飪、藝術、社區服務、領導力等。那怕孩子能有其中幾項優秀的表現,他的體能,意志和能力,已足夠讓他立足於社會的不敗之地,還有什麼擔心跌倒爬不起的事?

婷婷是我教會一位弟兄的女兒,她的體育並不十分出色,除了跑步、花劍等運動外,她每天還必須努力做常人沒能做的家務。她父母開了一家中餐館,婷婷從小在餐館裏長大,不到15歲,已獨當一面,待人接物更達到爐火純青的熟練。酷愛讀書的她,卻沒因繁忙的家務影響功課,沒參加過一天補習,卻以優異的成績獲得波士頓東北大學全額獎學金。在美出生,沒有進過任何中文學校的她,微信卻基本上用中文,甚至有不知情的大陸同學問她的英文怎麼會講得那麼好?因她的學業、品德、自信、處事能力、領導才華,大學第一學期便受聘於院長辦公室。

Nathan是一位自小貪玩好動的男生,運動能力非常強,四歲學游泳時,不知天高地厚,站在池邊突然就一躍入水。當我將他從水中給「打撈」出來後,他仍嘻嘻哈哈,嗆了口水,又跳下去。他之後又嘗試了多項運動,籃球、自行車、跆拳道等,最終死心塌地愛上乒乓球,每天要堅持兩個小時以上的訓練。父母在時間或金錢上都給予極大的支持,功夫不負有心人,四年後,Nathan終於捧上了紐約「市長杯」男子少年組冠軍杯。

現實中,Nathan的父母也不是沒有顧慮,擔心訓練時間太長而影響學業。我還是用同一句話來安慰和鼓勵:這是你們最好的投資!你們已賺取了讓他今後輕鬆立足於社會的第一桶金。Nathan的媽媽透露,其實她最擔心的是孩子在家裡沒事幹,就整天泡電腦、電視,或抱iPhone、iPad,變成低頭族。

2017年海峽兩岸青少年足球邀請賽開賽,廈門人民小學隊球員葉晨昕(左三)在比賽中...
2017年海峽兩岸青少年足球邀請賽開賽,廈門人民小學隊球員葉晨昕(左三)在比賽中傳球。廈門人民小學隊以6比1戰勝台灣桃園同德前鋒足球隊。 新華社

當今科技的迅速發展,電子遊戲、網吧、網上聊天、色情圖片、無聊影視等,哪一樣不是對青少兒赤裸裸的試探?很多時候連成年人都無法抵擋,又況且是孩子呢?誰能帶領我們的孩子脫離凶惡,免受試探呢?首先家長有義不容辭的義務。如果孩子能多安排一些時間參加體育鍛練、義工,甚至是家務,他們就沒有那麼多時間花在無聊的事上。而且運動還能耗盡體力,讓這些孩子一碰床就想睡覺,這不是兩全其美的事嗎?每位家長都有機會選擇當走的道。事實上,能否讓孩子持久地參加運動,絕對是對父母的一種長期性考驗。

最近有幸聽了達克沃什(Angela Duckworth)教授在TED的一個勵志演講,更加堅信我文章中的觀點。該演講已吸引了近千萬聽眾的關注,達克沃什曾對數以千計的高中生進行調研,並跟隨西點軍校、全國拼字比賽冠軍、國內一流大學等進行觀察和分析後發現,無論在何種情況下,比起智力、學習成績或長相,堅毅是最可靠的預示成功指標。因為它能保證孩子對長期目標的持續激情及持久耐力,不忘初衷、專注投入、堅持不懈,並在這一過程中自我激勵、自我約束和自我調整。

孩子從小喜愛玩和運動,恐怕多數都是天生的,千萬不要扼殺這種天性,否則等年齡稍大,你想逼他運動連門都沒有。我堅信,在孩子身上對體育運動投資的回報率,要比在其他補習投資的回報率高得多,就像柏慶先生所指出的,這不單對身體發育,對培養毅力和人際關系,學習處理挫折等,都是其他功課所望塵不及的。早年就有提倡德智體全面發展,我們春田大學更是以精神(Spirit),意志(Mind),和身體(Body)為教育的宗旨。如果當今還有人在探討教育究竟是IQ首要還是EQ重要,我想提出先BQ(Body)或PQ(Physical)優先,然後才是IQ和EQ。

分類: 教育這條路。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