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薦閱讀:《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》

最近,和學校社群的老師們,共讀了《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》一書,本書是哈佛大學商學院金牌教授「克里斯汀生‧歐沃斯‧狄倫」所寫。他觀察身邊的同班同學,大學(哈佛商學院)時成績優異,多才多藝,畢業後有著令人艷羨的地位及頭銜,看起來是人生勝利組,但多年後,部分同學家庭失和、夫妻仳離,事業岌岌可危,甚至成為華爾街犯罪首腦。於是將企業界幾個精闢的理論,用來探討人生,在課堂上帶領他的學生進行三個問題的深刻省思:
1.如何知道我的工作生涯可以成功、快樂?
2.如何知道我與配偶、兒女與朋友的關係可以成為快樂的泉源?
3.如何知道我這一生會堅守原則,以免除牢獄之災?

此書一出,立即暢銷,書中引用了許多在商業界、企業界的例子來套用在人生問題上,讓我每每在閱讀時,都有醍醐灌頂之感,提出幾個跟教育最相關的問題與大家分享。

  1. 資源分配問題:
    許多人不知不覺把資源分配在短期可以看到成就的事情上,例如:銷售成績、完成工作計畫、達成交易、升遷、加薪或獎金等,他們的出發點都是好的,希望給家人、孩子過最好的生活,得到最好的機會。在工作上過度投資,對家庭生活的投資則相形見絀,儘管家庭生活是人生最重要的一部分,我們卻任其枯萎。書中建議在做資源分配時,必須考慮長期目標,弄清楚心中的優先順序。對於教養兒女、經營與另一半的關係等,這些需要長時間投注時間與精力,卻沒有辦法有顯而易見成就的事,不要因此成而為犧牲品。
  2. 外包的悲劇:
    父母為了孩子著想,提供孩子最好的、最多的資源,卻剝奪了孩子的能力。不僅在生活上幫孩子做了許多事,還忙著將孩子的空閒時間塞滿了各種活動和課程,對父母而言,這樣算是達成任務,善盡職責而覺得安心。但在孩子重要的身心發展階段,我們只負責孩子的吃喝拉撒睡的瑣事,卻將重要的教育工作過度外包,託付給別人,忽略了讓孩子自己發現問題,解決問題,也沒有確認孩子是否知道如何運用得到的知識,是否會從經驗中學習?失去幫助孩子發展價值觀的機會--對孩子而言,這些可能是他最重要的能力。
  3. 上學是為了什麼?
    「學校應該要幫學生二件事:一是獲得成就感,二是交朋友。」「所有的學生都有想要成功的動機,卻只有少數學生可以從學校獲得成就感,這就是問題所在。」這真是一針見血的針砭,這個問題是我必須好好思考反省,在教學中不斷提醒自己關注的事。讓孩子多元發展,鼓勵他們在各種事物上的成就,體育、美術、音樂、表演、打掃、服務、領導……任何可以讓孩子獲得成就感的層面,都不可疏忽,讓在成績上無法獲得成就感的孩子,也能樂在學習。
  4. 我們給的,是不是家人想要的?
    文中舉了一個例子:史考特下班回家,看見家中早餐的碗盤沒洗,老婆還沒準備晚餐,感覺老婆這天必然特別辛苦,需要有人幫助,他一句話都沒說,洗碗、煮晚餐,餵孩子吃飯。等到忙完一切,回到臥房,本來以為老婆會感激他所做的一切,沒想到老婆卻對他生氣。老婆抱怨:「我辛苦了一整天,你怎麼對我不理不睬。」史考特這才明白老婆怎麼了,他以為「幫忙」是老婆需要的,沒想到她真正需要的是跟一個關心他的大人好好聊聊,史考特幫忙做了家事,反而讓老婆有罪惡感,對自己生氣。
    史考特的出發點是良善的,卻不是老婆想要的。這個戲碼相信在每個家庭都上演過,有時是夫妻間,有時是親子間,所以真了解對方的需求,才能真正幫助到對方,有時我們不需做什麼,只要專注傾聽,給予支持和安慰,就受用無窮了。

讀完這本書,我對自己的人生優先順序及時間安排做了一番省思:
●哪一項是我所看重的長期目標,值得我長期投資時間及精力去做的?
●我的人生還有哪些想做卻還沒有機會做的事?
●沒有任何工作非我不可(沒有我學校會照常運作),但如果是我的家庭,我的孩子呢?
●生命的無常到來時,我有沒有遺憾?
……這些省思可能會不斷增加跟改變,你的呢?
推薦您閱讀此書。